English

让学生自己开设“时政专题课”

2001-04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 李莉 我有话说

杭州市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积极探索“小课堂、大社会”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教学成效。其中“时政演讲”一环已成为政治课贯彻“小课堂、大社会”教学模式的具体载体,它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,丰富学生的思维,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
在多种形式的时政教育中,我们觉得让学生自己开设“时政专题课”是一种集自主性、参与性、知识性、研究性为一体的,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,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好形式。

它的具体操作分三个阶段:

第一,准备阶段。由4—6名学生组成一个“专题讲师团”,确定主讲人(人数不限)。大家分工查找资料,自主选择时政热点;共同探讨授课重点,确定教学形式和运用的手段。在这一过程中,教师主动关心、帮助把握重点和层次,反复斟酌设置问题的切口和操作过程的技术、技巧。这个环节是时政专题课成功与否的前提。

第二,授课阶段。授课过程由两部分组成,第一部分,由“讲师团”成员向大家播报发生的事件概况及介绍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、地理环境。这一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做简单的记录,作为信息储存、讨论和发言的依据。第二部分,由主讲者结合政、史、地知识对涉及的事件进行提问,促使同学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热点,激发学生的思维。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,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和同学一起探讨,不断拓展答题的思路、丰富答题内容、提高答题技巧。这一环节中,教师宜坐在学生座位上参与学生的活动,适时提醒同学注意知识重点,并点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启发知识延伸。

第三,讨论和评价阶段。由其他同学围绕政、史、地知识对热点再提出新的思维增长点,完善、丰富对专题的认识,并对同学开设的“时政专题课”内容、形式、手段、效果进行评价。最后由教师对整体情况作点评,点评中除了表扬学生勇于探索,敢于尝试,乐于研究的精神和作风外,应着重对学生暴露出的知识应用不当等问题作分析和更正。

学生对自己开设的“时政专题课”怀有浓厚的兴趣,倾注了大量的热情。讲好“时政专题课”必须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,他们或上网下载,或跑图书馆查询,或向老师借阅资料,或查找父母的藏书。有一位学生为了讲好科索沃问题,买下了近三天的报纸。这一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而且培养了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,对资料进行“去粗取精”的初步的研究能力。上学期,学生开设了“谈中国加入WTO利弊”、“中东问题畅谈”、“金融危机的影响”、“西部开发之我见”、“梵蒂冈封圣事件”、“朝韩问题的回顾与展望”、“从世界石油价格说起”等专题课,两周一次的安排仍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。

“时政专题课”所以吸引学生,其魅力在于思维的开放性和氛围的民主化。学生经过精心准备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答案,具有抛砖引玉的效果,让学生自己授课有效地创设了课堂的民主氛围,学生们思维的活跃,发言的踊跃,答案的开放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展示才华的机会,符合现代学生“自立”、“自主”、“自信”的心理特征和需要,符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,它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是情理之中的。

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开设“时政专题课”具有“大容量、高密度、快节奏、深层次”的课堂特点,由于“时政专题课”的开设,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的《时事》已成为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读物,中学政治教师进行时事教育的辅助教材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